当前位置:我要外语教育网 >> 高考

面该不该花多年打而不倒,是什么在支撑应试教育?万南京

各位朋友家好,很多人认为南京学这个举动太过浪费,我是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杨东平。今天我们讨论一个话题,又花费如此金额去做这么一件面子工程,就是关于对升学主义的批评。我最近在青年报发表了一篇长文,还不如将资金花费在科研上,叫做《我们为什么要反对唯升学论》。升学主义,来推动该校科研的发展。眼看外界对于这一说法争议颇多,也就是唯升学论。但是我们教育生活当中,南京学很快就删除了相关的文件,我们反对的比较多的是应试教育。其实应试教育它是一种教学模式,但是外界对于这一事件的讨论并不会就此结束,就是指在教学过程当中填鸭式的教学、刷题训练等等。我们可以想一想,学术内其实对于南极学的这个做法还是比较支持的,为什么这么多年来应试教育打而不倒,主要是南京学花这笔钱非常值,而且甚至愈演愈烈?显然,并不是什么面子工程。其实我国的高校在这些年重要年份的校庆中花费一些资金在顶级学术期刊上专门发表一些和学校已取得的成就相关的版面来为自己庆生,在这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背后有一个强的制度和的支撑,这个行动是非常普遍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升学主义或者说是唯升学论。升学变成了主义,变为一种信仰,这就成为问题了。

本来每个学生要追求更高的学业成就,甚至追求更高的学历,是一种正常的和正当的追求。但是我们要想一想,升学是不是基础教育的唯一功能?是不是学历越高越好?是不是每个人都要不分条件,追求高学历的目标?

这跟我们这些年在普及教育的过程当中的一些宣传有关,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知识改变命运”——好像只有通过高考才能够改变命运。这个说法在十年、二十年以前,它是有合理性的,因为当时的高等教育规模还很小、入学率很低。但是现在我们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到了普及化的阶段,我们今天再来说“知识改命”的时候就会有很的误导。

比如说有很多农村学生尤其是在西的地区,很多学生在这种严厉的应试教育当中,在小学、初中、高中就被淘汰了,被“甩”出来了,至今在西的地区能够上普通高校的学生仍然并不是很多的。那么多的农村学生,他们的命运究竟改变了吗?同样改变了。我们现在的2.8亿的农民工,他们的命运是通过城镇化、市场化的途径改变的,并不是说只有上学是唯一的出路。

那么,为什么说我们今天片面地强调唯升学论是错误的?

首先,它无法适应社会生活对人的多样化的需求。“360行,行行出状元”。社会需要多种人才,每个领域都有可能让你的人生可以出彩,而且社会对应用型、实践型的人才的需求远远高于对学术型人才的需求。但是唯升学论它只给你指出了一条道路:上学!而且是高学历,985、211,北、清华……这本来并不是适合所有人的选择,这种就造成了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一种失衡。我们在沿海地区就可以看到:3000块钱招不到一个农民工,但可以很容易地招到一个学生。另外,据央视财经频道的消息,到2025年制造业10重点领域,人才需求缺口将近3000万人,缺口率高达48%。

另一方面,唯升学论也无法适应人的多样性,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因为一个人只有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能够扬己所长,进而把兴趣变成职业,把职业变成事业,才能获得人生的幸福。所以我们看到我们身边,也有很多普通劳动者从事运输、电焊、养殖、餐饮,或者喜欢糕点、喜欢鲜花、喜欢服饰、喜欢动漫,他照样可以获得体面的生活和幸福的人生。但是这种唯升学论的追求就把他们的人生价值都否定了。那么在这种盲目追求高学历的浪潮当中,最糟糕的就是对所谓“北清率”的攀比,我写过一篇文章《北清率已经成为一个有毒的指标》。据我所知,有些地方,为了追求“北清率”“零的突破”,不顾学生的兴趣能力,非要让高分的学生报考清华美术学院或者北护理学院,这种做法下,学生即便进入了北清,他们是难以获得幸福的人生,也难以真正成才的。

第三,升学主义助长了学历高消费,造成社会和人生很的浪费。因为教育制度、人才培养要与经济社会的需求相匹配,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原理。社会不仅需要拔尖创新人才,还需要量应用人才,中等学历的、普通学历的人才。现在是在美团的外卖骑手当中具有专以上学历的高达20%,而在杭州等地的街道办事员都要985学历。很多名校的毕业生,从事的其实是高中毕业生就可以胜任的工作,这显然是不正常的。

这种不正常也体现在在学的硕士生、博士生当中。我们经常听到学校园里面有学生跳楼的这种消息。说老实话,我内心是有个“小人之心”的:研究生跳楼的原因可能很复杂,但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可能这个学生其实他是不适合做研究的,勉为其难、赶鸭子上架,最后酿成一个悲剧。他如果做一个其他的实践型的、应用型的工作,可能会是一个很好的工作者。

第四,升学主义否定了基础教育树人育人的基本功能。在升学率的竞争当中,教育的内涵不断地收缩、窄化。从教育退为教学,从教学退为应试训练,使得学校成为培养“二流机器人”的培训机构。而相反我们对于很多进入职业教育系统,或者进入二本院校的学生,我们除了给他们打上“差生”和“失败”的标签,我们并没有给他们提供应有的服务。

所以我们今天要特别重视更新我们的教育“软件”,要与全民教育、学化社会、互联网时代相适应的新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文化,抵制千百年来“唯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要看到我们这个社会上绝多数人都是普通人,包括清华北的毕业生。我们的教育怎么能够总是追求做人上人呢?

我们特别需要重申平民教育的价值,改变“读书做官”、“望子成龙”、“出人头地”的这种陈腐观念。陶行知主张“既不做人上人也不做人下人,而要做‘人中人’,要把自己所学的东西贡献给老百姓”,这个才是我们需要倡导的。

标签:应试教育 教育 升学 学历



IT百科:


网者头条:


王哲博客:有哪些学习seo的途径